12月17日,山東能源研究院國際學術咨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青島召開,標志著山東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國際學術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正式成立。本次會議共有來自7個國家的14名能源領域專家通過線上及線下聯動的方式參加,就研究院領域布局和建設思路建言獻策。會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學術咨詢委員會主任謝克昌和研究院副院長呂雪峰分別主持。
首先,呂雪峰宣讀了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名單,研究院院長劉中民院士為現場與會委員頒發聘書。會上,謝克昌和劉中民先后致辭。
謝克昌對研究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是山東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國提出的“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建立創新聯合體”科技創新思想的重大部署,是匯聚能源領域科技優勢力量、建設能源科技重大創新平臺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山東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推進中國能源科技進步和實現中國碳減排目標的具體呈現。委員會的職責是發揮學科、專業及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優勢,為研究院科研方向布局、創新平臺建設、重大創新研究、人才隊伍建設等提供學術性咨詢建議。他代表首屆委員會的兩位副主任及全體成員,對研究院建設工作推進組寄予我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中民表示,山東是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總量“雙第一”,對能源科技創新的需求旺盛,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愿望強烈。自研究院正式成立以來,我們克服了新冠疫情的重重困難,扎實完成了研究院發展規劃編制、園區規劃和部分人員招聘等重點工作。明確山東能源研究院的研究布局和主要研究方向是事關研究院長遠發展首要問題,他誠摯邀請各位委員針對研究院的研究布局和主要研究方向多提建議。同時,他對更多專家以科技合作、聯合培養、人才推薦等多種形式參與研究院的建設工作表示熱烈歡迎!
會上,各位與會專家圍繞化石能源、太陽能、生物能源、先進儲能技術、氫能與燃料電池以及海洋能等領域積極建言獻策,共同為研究院的科技布局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設性的學術建議。謝克昌代表委員會各位委員總結指出,能源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過場,其關鍵是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和能源結構的優化;能換轉型也不是線性發展,決定其成敗是公眾對經濟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的綜合考慮,打造穩定供應、環境友好和價格低廉“強三角”架構,既是能源轉型的終極目標,也是研究院的奮斗目標。
最后,謝克昌向各位委員提出倡議,希望各位委員深刻把握研究院重大學術方向,著力提高研究院科技創新水平,切實提升研究院國際學術影響力,協同打造研究院科技人才隊伍,大家上下同欲、共謀發展,攜手開創研究院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