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2月21日,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沈陽召開,我所三項成果獲獎?!盎阼F電極化的量子材料構筑及其亞埃尺度結構調控”項目和“綠色高耐蝕鎂合金防腐蝕涂層制備理論與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大尺寸高性能非晶及非晶復合材料可控制備基礎研究”項目獲得2020年遼寧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基于鐵電極化的量子材料構筑及其亞埃尺度結構調控”(主要完成人:馬秀良,唐云龍,朱銀蓮,王宇佳,劉穎):鐵電材料中的電極化在外加電場下發生翻轉,可作為信息存儲和邏輯器件。如何通過調控鐵電極化,構筑基于鐵電極化的量子材料,獲得有望用于信息存儲的結構單元,是鐵電材料領域的重大基礎性難題。該項目在實現亞埃尺度下對鐵電極化直接觀測的基礎上,發現極化通量全閉合結構這一可能帶來高密度信息存儲的新基元,驗證了物理學家30多年前的理論預測,在國際上引發了關于新型鐵電拓撲結構的研究熱點;構筑出具有巨大線性應變梯度、超低彈性能并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鐵電功能納米結構;發現超薄鐵電體可實現極化增強這一新效應,為解決超薄鐵電體極化如何維持這一難題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結果被國內外學者廣泛引用,代表性論著入選Web of Science“高被引”論文。

  “綠色高耐蝕鎂合金防腐蝕涂層制備理論與應用”(主要完成人:王福會,杜克勤,李瑛,張濤,嚴川偉):該項目以解決海洋環境下鎂合金的腐蝕問題為目標。首次提出了微弧氧化涂層的“自致密化”理論,提出在酸性體系中制備自致密性微弧氧化涂層的思想,從本質上解決了微弧氧化膜層疏松多孔、防腐蝕性能不佳的難題;首次提出了鎂合金化學轉化膜溶液設計的“酸比”理論,兼顧成膜過程的熱力學和動力學,使涂層獲得預期的顯微形貌和耐蝕性能,解決了轉化膜抗裂與增厚難以兼顧的傳統難題。在新理論的指導下,研發出三大系列綠色高耐蝕鎂合金防護涂層技術,并在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領域大規模應用。微弧氧化部件在航空、航天等重要型號中使用;環保型轉化膜替代了航天工業中使用了50余年的高污染六價鉻技術,在多個航天型號上使用。

  “大尺寸高性能非晶及非晶復合材料可控制備基礎研究”(主要完成人:朱正旺,張宏偉,李正坤,李宏,張海峰):非晶及其復合材料具有優異性能和廣泛應用前景,備受關注。然而,由于成分的復雜性、微觀結構的敏感性等,如何獲得大尺寸、性能穩定非晶材料及構件已成為該研究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阻礙其實際應用的關鍵難題。該項目從非晶材料的凝固過程控制出發,圍繞晶態相形核與長大、界面結構演化、結構與性能關系等核心科學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凝固控制與非晶微觀結構、性能之間的關系及內在機制;發展了多種改善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獲得了高非晶形成能力的Ni基、Cu基、Zr基等系列非晶合金;提出了原位形成界面“阻擋層”以抑制增強相與合金熔體的界面反應理念和多相復合材料宏微觀一體化構筑的思想,非晶復合材料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