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大連化物所劉中民獲選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7月20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獲此殊榮。

  “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5屆,每年選樹10位先進個人,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為榜樣,樹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價值導向,把人生理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劉中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我國能源稟賦的特點和石油資源匱乏的局面 ,帶領團隊開展甲醇制烯烴這一世界范圍內極具挑戰性的技術研究。經過長期努力,合作開發甲醇制烯烴(DMTO)成套工業化技術,世界首套神華包頭180萬噸煤基甲醇制60萬噸烯烴裝置于2010年8月在內蒙古包頭投料試車一次成功,實現世界上首次煤制烯烴工業化應用“零”的突破。在此基礎上,他帶領研究團隊在甲醇催化轉化原理相關科學問題上取得重要突破,相繼成功開發DMTO-II、DMTO-III技術,技術指標及經濟性不斷提高,持續保持DMTO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

  截至目前,DMTO系列技術已經簽訂了31套裝置的技術實施許可合同,烯烴產能達2025萬噸/年,已投產的16套工業裝置,烯烴產能超過930萬噸/年,新增產值超過930億元/年,拉動上下游投資1500億元以上,開辟了以非石油資源生產低碳烯烴的新路線,開創并引領了我國煤制烯烴新興戰略產業,對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緩解石油供應緊張局面、促進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協調發展、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2010年開始,劉中民還帶領團隊開展煤基乙醇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攻克了系列科學難題,開發出高效的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劑;提出工業化反應器設計及工藝方案,并成功應用于甲醇制乙醇工業化裝置。2017年,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的“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科技示范項目”裝置一次投產成功,產出合格無水乙醇產品,在世界范圍內首開煤基乙醇工業化的先河;2022年6月,基于該技術的全球規模最大的50萬噸/年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建成中交;2022年12月,全球首套2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乙醇工業示范裝置一次試車成功,實現由鋼廠工業尾氣到清潔燃料乙醇的大規模生產。

  截至目前,DMTE技術已累計實現技術許可11套,乙醇產能達345萬噸/年,煤基乙醇戰略新興產業已具雛形,將有效滿足我國對燃料乙醇的巨大需求,開創燃料乙醇供應多元化的新局面,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緩解大氣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劉中民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遼寧省科學技術獎最高獎周光召應用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等多項個人獎勵。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