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5月17日,第五屆中國科學院科苑名匠隆重發布,沈陽分院系統1名個人和1個團隊榮獲表彰。

他們分別是沈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研究員汪良和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北方生態屏障提質增效創新團隊。讓我們一同認識一下他們吧!

汪良,男,沈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研究員。長期致力于真空科學應用技術研究及儀器裝備設計開發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他始終扎根產品一線,深耕不輟,成功研制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真空科研儀器數十臺套,相關產品技術獲省市專利技術獎。

面向國內基于真空實驗環境要求的科學儀器研制需要,他開發出了新型磁控濺射鍍膜機、化學氣相沉積鍍膜機、電子束蒸發鍍膜機、單晶定向生長爐等設備,成為服務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科研生產的有力工具。圍繞國家大科學裝置需求,他和團隊先后為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合肥同步輻射裝置、上海光源、大連相干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供若干關鍵技術裝備,在支撐和保障大科學裝置高標準建設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作為技術骨干,他還在多項國家基礎科研條件及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上承擔重要工作;與團隊成員一起,研發出具備國際領先性能的真空泵產品,突破了極限真空度指標從超高向極高真空水平的跨越。

一直以來,堅持實踐創新、不斷求真探索是他的追求,引領真空技術、促進產業發展是他的使命;他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持續為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建設及科研裝備技術升級貢獻力量。

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北方生態屏障提質增效創新團隊主要面向國家生態安全重大需求,聚焦三北、天保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面臨的科技瓶頸,開展重大生態工程的構建、經營、評估,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提質增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團隊填補了生態功能導向的森林培育理論空白(首創一期二齡三階段防護林培育理論),攻克了工程建設的關鍵核心技術(防護林定向經營、結構優化;森林保育與林下資源利用協同提升),首創“天-空-塔-地”一體化森林生態屏障效應綜合評估智能監測、評估和預警系統,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在三北工程區廣泛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還形成多項決策咨詢建議,支撐國家出臺法律法規、標準與方案。在支撐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保障我國生態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團隊始終秉承“探林拓土,精研生態,協力創新,唯實奉獻”的“林土精神”,培養建立了高層次人才匯聚、學科領域有重大學術影響的高水平創新隊伍,引領帶動了防護林學、林學等學科的創新發展。

團隊守正創新,筑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賡續傳承,持續建設綠色長城;久久為功,奮力繪就宏偉藍圖。

希望受到表彰的個人和團隊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科技創新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分院系統廣大職工要以科苑名匠為榜樣,立足崗位建功,提升技能水平,鍛造過硬本領,為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5周年。

祝賀獲獎個人和團隊!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