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人工林生態系統生產力提升與碳匯維持機制”2024年度進展交流會在甘肅蘭州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項目主持單位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生態所)主辦,課題一主持單位蘭州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環境與生態科學處趙桂玲處長,項目跟蹤專家北京林業大學安黎哲教授、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張全發研究員,專家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貴瑞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劉世榮院士、北京師范大學葛劍平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劉國彬研究員、蘭州大學賀金生教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項文化教授等出席會議。項目首席科學家、沈陽生態所所長朱教君院士,副所長王緒高研究員,科技處處長孫濤研究員,科技處副處長劉麗;蘭州大學副校長陳熙萌教授、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強強教授、生態學院院長劉建全教授、副院長鄧建明教授、副院長方向文教授、副院長尚占環教授,以及各課題負責人和團隊骨干等60余人參加會議。王緒高和陳熙萌分別代表項目主持單位和會議承辦單位致辭。
會上,趙桂玲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重大項目執行的最新要求,指出項目即將迎來中期檢查,本次交流會是非常好的自檢機會,希望專家能對項目嚴格把關,找出項目進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改進建議。
朱教君及課題負責人分別圍繞項目及各課題2年半來的執行情況、研究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向專家組進行了匯報,并對上一年度專家組提出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予以詳細回應。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和各課題的進展匯報,圍繞項目的核心目標與整體框架、各課題之間的支撐與合作、標志性成果的凝練等方面提出了關鍵性、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于貴瑞指出,重大項目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學術交流平臺,希望青年科研人員能審時度勢而非故步自封,要盡快將自己的研究放在國家需求的背景下,全心全意投入到當前項目中;科學概念的產生與應用是非常嚴肅的事情,要嚴格界定碳匯、生產力等核心概念在項目中的適用范疇;項目應進一步按照頂層設計聚焦核心內容,找到核心內容研究的因變量,并根據各個課題的進展情況逐一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劉世榮建議項目應以樹種選擇為前提,結構調控為主線,進一步聚焦人工林生產力提升和碳匯維持的主要科學問題。各位專家圍繞人工林生產力提升限制因子、菌根與生產力維持、增溫-干旱交互、生產力-碳匯關系、碳匯計量等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趙桂玲在總結發言中強調,本項目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背景下啟動,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戰略意義。因此,承擔該項目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希望項目團隊能夠進一步聚焦關鍵科學問題,緊緊圍繞項目核心目標,嚴格按照計劃書內容推進工作,期待在項目中期、結題時呈現出具有業界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
朱教君代表項目組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指導表示感謝,強調會進一步梳理項目和各課題的研究主線,積極形成完整框架,加強課題之間的合作,組織項目、課題內部研討專家建議,跟蹤推進項目的后續進展,按照既定目標圓滿完成中期檢查和項目任務。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