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5年畢業典禮在文化路園區舉行。金屬所所長劉崗,黨委書記、副所長陳星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卓君臣,副所長吳欣強、黃糧,李依依院士,葉恒強院士,所學位評定委員會部分委員,1985、1995、2005級所友代表出席典禮,共同見證畢業生的重要時刻。典禮由吳欣強主持。
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吳欣強宣讀了學位授予決議和師昌緒獎學金評審結果,劉崗、陳星秋、李依依院士、葉恒強院士為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并為師昌緒獎學金獲得者授予榮譽證書。
劉崗為畢業典禮致辭。他回顧了金屬所70余年“材料報國”的輝煌歷程:從李薰先生奠基中國材料科學,到師昌緒先生領導開展高溫合金研究攻克九小孔葉片;從助力“嫦娥六號”完成人類首次月背鉆取的鋁基復合材料鉆桿,到破解困擾學界半世紀的“強度-塑性-穩定性”材料難題,金屬所始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指引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劉崗特別指出,今年正值中國科大材料學院建院10周年,10年來金屬所與中國科大通過科教融合已培育英才千余,未來雙方將繼續強化校所結合的獨特優勢,以四個面向為牽引,弘揚科學家精神,為搶占科技制高點、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致辭的最后,他贈予畢業生三把科研“金鑰匙”:“扎根”基礎研究如鈦合金耐深海高壓;“突圍”關鍵領域破解“不可能三角”;“共生”交叉學科創造“超材料人生”,勉勵學子以“淬火成鋼的鋒芒”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刻下“永不腐蝕的榮耀印記”。
導師代表李金國研究員以材料熱處理哲理寄語學子,論文的拒稿如同合金的冷軋,實驗的失敗恰似淬火的裂痕,通過千百次錘煉成就了科研工作者的韌性。他提出三點期許:永葆求知熱情、勇擔時代使命、追求全面發展,期待畢業生在“國家需求的熔爐”中鍛造出改變世界的力量。
畢業生代表薛寶權發言,他首先向老師、所友、同學和家人致謝,并圍繞“感恩、奮斗、擔當”分享心聲。他感念金屬所前輩的“材料報國”精神與家國情懷,回顧了自己在科研實踐中克服困難、淬煉成長的經歷。他呼吁畢業生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洪流,以創新和奮斗在科技強國新征程上綻放青春。
典禮特別設置向榮休導師致敬環節,劉崗為榮休導師代表孫曉峰研究員頒發榮譽獎盤。
典禮的最后,所領導班子成員、院士代表、所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代表與畢業生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