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海洋快速升溫已成為驅動極端天氣頻發、破壞沿海生態系統、威脅小島嶼國家生存的重要誘因。在此背景下,加強海洋觀測能力,對于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然而,傳統海洋觀測網絡建設成本高昂,高精度數值模式對超算資源依賴性強,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在海洋監測和氣候防御方面長期面臨能力不足的困境。
為破解這一全球性難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研究員聯合馬達加斯加、埃及、葡萄牙、秘魯、巴拿馬等國家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共同發起了“AI賦能智慧觀測應對氣候變暖威脅”(英文:Addressing Global Warming Threats through Marine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AI Customizability,簡稱MOSAIC)國際科學計劃。該計劃旨在利用海洋所在海洋觀測及AI海洋模型研發領域的國際領先成果,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全球海洋觀測的效率和可及性。
5月5日,MOSAIC計劃正式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簡稱“科學十年”)執行委員會批準,成為首批入選的國際大科學計劃(https://www.un-sciences-decade.org/en/node/39)。這標志著MOSAIC計劃已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并將在聯合國框架下獲得更廣泛的支持與合作。
為進一步推動計劃實施并深化國際合作,王凡率代表團于6月10日專程訪問了位于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期間,代表團與基礎科學與政策司司長胡少鋒就MOSAIC計劃的推進策略及在“科學十年”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具體事宜進行了深入且富有建設性的會談。
胡少鋒對MOSAIC計劃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計劃提出的可定制觀測網絡方案、輕量化AI模型構建以及海洋科技人員能力建設提升三大創新舉措,將有效彌補經濟欠發達沿海國家和地區在海洋監測和預警能力上的短板,顯著提升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整體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展望未來,MOSAIC計劃將繼續加強與該領域其他國際計劃的協同合作,致力于其創新成果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推廣與應用,從而全面提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整體效能。這不僅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的重要體現,也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海洋大國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