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7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海岸帶大會在煙臺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以“可持續發展的海岸帶”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356家科研院所、高校等從事海岸帶空天信息技術、生源要素循環、動力過程、污染物防控、生態修復和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學生,學術期刊的主編、編輯以及企業家代表共800余人出席會議。

大會現場

7月29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煙臺市政協主席于永信、大會主席蘇奮振、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秘書長衛征、國際數字地球學會秘書長梁棟、煙臺海岸帶所所長秦松先后致辭。秦松主持開幕式。各位致辭嘉賓圍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遙感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等主題發表講話,為大會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基調,體現了政產學研各界對海岸帶科學研究與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為后續的學術交流活動拉開了序幕。

大會共帶來15個主旨和特邀報告。主旨報告環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爐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周成虎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蘇奮振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海岸帶廣義藍碳資源增值的思考”“海岸帶遙感大數據應用研究”“大變局下的海洋地理學—變與不變、守正與創新”的主旨報告。特邀報告環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北斗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河海大學辛沛教授、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書記王菊英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崔保山教授、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魏澤勛研究員、寧波大學孫偉偉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李道季教授、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曾江寧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陳軍教授、廈門大學李忠平教授、五邑大學欒天罡教授分別作了題為“‘十五五’生態環境科技展望與初步思考”“多重壓力下的海岸帶生態系統:健康理念、風險防控與人海和諧”“地下河口排泄路徑、通量交換和淡水利用”“面向‘十五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的需求與思考”“濱海濕地水文連通的生態效應與調控”“中國近海潮汐演變及潮致混合參數化”“紅樹林遙感監測前沿技術與應用”“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研究:問題與挑戰”“保護修復生態安全屏障 建設美麗海洋生態家園”“從水色遙感到全時息感知的一點實踐”“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of Coastal Water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污染物在紅樹林濕地的生態效應”等報告。大會主旨、特邀報告環節由秦松、蘇奮振、陳軍、孫偉偉共同主持。

與會專家從多學科視角出發,探討了海岸帶生態系統健康評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遙感大數據應用、潮汐演變與混合參數化、微塑料污染防控、濱海濕地保護等前沿領域,強調了科技創新在實現人海和諧、建設美麗海洋生態中的關鍵作用,為“十五五”期間我國海洋與海岸帶領域的科研布局提供了重要思路。會議體現了守正與創新并重的理念,既關注傳統海洋地理學的理論深化,也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在應對海洋環境挑戰中的應用。

7月30日,32個分會場為參會代表提供了交流學術思想、分享科研成果、探討海岸帶前沿科學問題的平臺。分會場議題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海岸帶這一會議主題,分別就“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遙感監測”“海岸帶資源環境遙感監測與評估”“海岸帶地形地貌與形變監測”“海岸帶精細遙感”“海岸帶/海洋生態健康智能遙感監測”“海岸帶‘空-天-地-?!惑w化協同觀測”“陸海統籌地質調查與成果應用”“海岸帶沉積動力過程與環境生態效應”“海岸帶生態修復與藍碳增匯”“海岸帶區域新污染物環境暴露與綜合防控”“海岸帶水下生態系統光學觀測”“海岸帶大氣污染防治”“地理大數據、數字孿生與海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大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觀測、模擬與評估”“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與人類活動響應”“海岸帶、近海遙感監測與災害過程、智能預警與防控”“海岸帶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評估”“海岸帶激光雷達探測技術及智能應用”“海岸帶地下水循環及其生態環境效應”“海岸帶多源遙感數據融合與應用”“海洋環境觀探測及應用”“河口海岸生態環境監測”“海岸帶動力過程數值模擬與觀測”“海岸帶地質環境過程與生態監測評估”“水產養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海岸生物-泥沙相互作用及系統韌性”“海岸帶地質沉積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大數據賦能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海岸帶生態修復與韌性提升”“人-海耦合系統的評估與模擬”“珊瑚礁生態保護與監測預警前沿”“平陸運河河口海灣生態環境演變過程與機制”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分會場口頭報告總數為400余個,學術墻報交流56人次。

與會學者深入探討了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環境監測技術革新、人類活動影響評估及可持續發展路徑,充分體現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為海岸帶科學研究和生態管理提供了創新思路和技術支撐。會議聚焦觀測-模擬-評估-治理全鏈條研究,展現了遙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海岸帶精細化管理和韌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為推動人海和諧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案例。

大會閉幕式對本次大會進行了總結,宣布了學生“優秀報告獎”(45人)的獲獎名單。優秀報告獎獲得者代表戴澤濤同學(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發表了獲獎感言。秦松在閉幕式環節致辭,他對海岸帶大會進行了簡要總結和展望,對當前和未來時期海岸帶科學研究提出“協作創新、群策群力、共護美麗海岸帶”的殷切希望。最后,第四屆海岸帶大會承辦方——南京大學代表高建華教授發表講話。

本次大會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海岸帶遙感分會、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數字海岸帶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承辦。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寧波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南黃海地球多圈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數字海洋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調查局煙臺海岸帶地質調查中心、平陸運河河口海灣生態系統廣西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昌邑海洋生態與工程研究站、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共同協辦。

大會云集了海岸帶遙感、環境過程及生態修復以及海岸帶地質等眾多領域的科研專家、應用學者及企業代表,圍繞海岸帶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可持續發展趨勢展開深入交流。會議涵蓋豐富議題,呈現多場高水平學術報告,并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促進科研與應用互動。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深化了國內海岸帶科學領域的學術合作,也為青年學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推動我國海岸帶科學研究邁向更高水平。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