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沈春蕾
“十二五”期間,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將以科技特派員或科技特派團形式,向沈陽市企業派遣科技人員500人次,服務企業技術創新。
此舉目的在于,依靠科技創新,促進沈陽經濟發展,建立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沈陽市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此項活動是由沈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聯合開展的。
“特派”效果顯著
2010年6月30日,中科院沈陽分院啟動了首批科技特派員。通過有針對性地派遣科技特派員(團),及時、應需、親臨現場直接為企業服務,使企業及時掌握科技領域最新的科技信息、最優的科學方法和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的升級換代。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向東北制藥集團派駐科技特派員4人,雙方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完成了“Vc一步高濃度連續發酵新工藝”項目,該項新工藝與原工藝相比,縮短發酵周期10%~15%,提高設備利用率3倍,減少人力成本40%~50%,節省動力開支30%~40%。
依托該項目的研發成果,東北制藥集團申報了4項國家發明專利,項目成果被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完成中試,正在進行工業化生產準備。
此外,特派員團隊通過“神舟七號”空間誘變等多種手段構建的3個Vc混菌發酵新菌系,并已應用于300噸發酵罐大生產,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情況下,發酵轉化率比現有菌株提高5.43%,發酵周期縮短10.5%,為東北制藥集團年增經濟效益1億元以上。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派駐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派員團隊成功地將封嚴涂層技術用在了G系列透平壓縮機這一產品上,在顯著提高機組運行穩定性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型環與轉子間的運轉間隙,將整機效率提高2~4個百分點。
封嚴涂層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沈陽鼓風機集團現有產品的升級,大大地提高了透平壓縮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011年,雙方又共同承擔了科技部重點項目“新型能源藻培育與能源產品轉化技術”。通過科技特派員團隊這一合作模式,雙方有信心在完成已有項目的基礎上,在國內率先實現能源微藻的產業化開發,將沈陽拓展成為國內微藻能源研究的橋頭堡。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特派員為中航工業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超聲波測厚系統,不僅節約了企業購買國外進口設備的開支,而且對提高我國超聲檢測技術水平、趕超世界先進的現代工業檢測技術水平具有深遠的意義。
科技特派員工作繼續深化
截至2011年12月,沈陽分院已分六批向沈陽市41家重點企業派遣科技特派員147人次,為企業引進、改進技術36項,開發新產品6個,申報國家專利14項,為企業提供咨詢、技術服務近千次,累計新增經濟效益超過5億元。
2011年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包信和院士收到一份文件。在這份關于工業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情況匯報的文件上,沈陽市市長陳海波給出批示,“沈陽市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和人才的支撐。工業企業特派員工作開展得扎扎實實,已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果,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的不斷深化,工作成果將會更加豐富?!?/DIV>
“十二五”期間,該項工作今后將繼續以服務沈陽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落實合作項目為抓手,扎實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開展。
工業企業科技特派員(團)工作的實施,緊緊抓住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這個核心問題,搭建了科技成果與市場對接、與企業對接的重要平臺,建立了科技人員與企業直接溝通的有效途徑,為沈陽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提供了智力支撐,真正使科技工作者承擔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
《中國科學報》 (2012-03-17 B3 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