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本報訊 記者趙靜報道 4月13日,記者在本溪藥都大型儀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看到,遼寧大石藥業等園區企業正在利用600M核磁共振儀來做碳譜測試,這是醫藥企業產品研發階段必不可少的過程。

平臺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助理研究員閆競宇博士介紹:“這個設備在全東北也只有3部,有了它,企業5分鐘就能做完檢測,否則就必須出市出省去排隊做測試,不僅費時費力,還要多付3倍的價錢。 ”

近些年,全國各地特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各基地在提高研發能力、加速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加速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作為最具科技實力的國字號品牌,中國科學院自然成為各產業基地爭相“拉攏”的合作對象。

本溪藥都是較早與中科院開展合作的產業基地之一。2011年5月,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建立的 “中國藥都大型儀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后,立即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重要支撐力量。截至去年底,平臺已完成測試任務5000余項,為園區內外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服務135項,幫助企業解決了眾多技術難題。

對遼寧阜新氟產業開發區來說,中科院的“大腦”作用更加明顯。去年8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派出3名科技專家,分別擔任阜新副市長兼氟產業開發區主任、研發中心主任和招商局局長,全方位支持阜新氟化工產業基地發展。

正是在這幾位專家的幫助下,阜新氟化工產業基地不僅有了清晰的定位,更有了強勁的智力支撐和發展后勁。如今,江蘇、北京、浙江、武漢的氟化工企業紛紛落戶阜新,它們帶來的高科技產品,如液晶中間體、新型儲能材料、新型醫藥農藥的中間體,改變了基地原有的原料初加工方式,提升了阜新氟化工產業基地的產品附加值和整體檔次。

與本溪藥都、阜新氟化工產業基地一樣,借助中科院和其他科研機構的人才、智力、平臺優勢,實現產業園區升級的成功經驗在我省隨處可見。

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介紹,沈陽分院目前已經在省內多市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共建了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今年,還將針對鐵嶺專用車生產基地、鞍山激光產業基地、盤錦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等需求開展新的合作。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