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賀然 攝
晨報訊(記者 戰婉青)一塊鎂片,一小瓶自來水,幾克食鹽,摻和放在一個小匣子里就能給手機充電,“點亮”應急燈,這個鎂空電池在蘆山地震救援時幫了大忙。
日前,在沈陽市第127中學的課堂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孫海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化學課。
課堂上,同學們發現這個“水充”電池跟一臺小收音機差不多大,可為什么加水就能充電呢?
孫海解釋,電池都是分正負極的,在這個發電過程中,金屬鎂為正極,空氣就是負極,鹽水則是電解質,三項條件符合即可給用電器充電。相較于市面上鉛酸電池,鎂空電池本身不需要充電,只要加水即可發電,而且不會給環境造成污染。
在孫海的指導下,一名男同學分別往兩個鎂空電池內同時注入200毫升飲用水和一小勺食鹽,當USB連接線接上應急燈和手機時,兩者均顯示充電。
“鹽水是有腐蝕性的,會不會損害電池里的線路呢?”一位女同學問。
孫海稱,研究員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將所有的電線電路都與溶液器皿隔開了,只留出一個USB接口,以便于充電。
目前,鎂空電池主要應用于搶險救援和野外。
“只要是帶咸味的水就能發電,連著充100個蘋果手機不成問題?!睂O海稱,現在鎂空電池主要為手機和應急燈充電,隨時隨地都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