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亮相 曾在棋盤山水庫試水 采集數據將用于研究海水對海冰融化的影響
工作人員介紹新型冰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張詩堯 攝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高?。┻@臺機器人的名字很洋氣——“北極ARV”,它工作的地方很冷僻——北冰洋的冰下。
“北極ARV”的中文名叫“北極冰下自主/遙控海洋環境監測系統”。
今年夏天,“北極ARV”和它的“監護人”中國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曾俊寶博士,一起隨“雪龍”號參加了我國第六次北極科考任務。昨日,返航的“北極ARV”首次亮相。
180公斤的“潛水高手”,水下自主運行
“北極ARV”體重約180公斤,外形上長1.07米、寬0.65米、高0.92米,在水中呈微負浮力,設計最大潛深100米,作業半徑3公里。別看“北極ARV”體重大,但卻是潛水高手,在水里它能完成上升下潛、前進后退、側移及轉艏等四個自由度的運動。通過事先設定程序,它能實現在海冰下自主運行,僅通過一條光纜與控制臺連接。
同時,“北極ARV”北極作業的過程中,攜帶“水下攝像頭”、“光通量測量儀”、“溫鹽深測量儀”等設備,用于錄制海冰底部形態視頻、測量海冰等。
出征前,先在棋盤山水庫試水
據介紹,這款科考機器人在2008年問世后陸續參加了我國第三、四次北極科考。
不過當時的“北極ARV”比現在重了一倍,在北極為了把這個大家伙送下冰面,科考人員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在北極冰面上開鑿一個冰洞。這次再赴北極,研究人員特意對其進行了改造,將其體積和重量均減少一半,并在棋盤山水庫進行湖上試驗。改造之后的“北極ARV”,在北極僅僅用了半天時間就成功入水。
科考隊員組“防熊隊”,用直升機驅趕
“從7月11日出發到9月24日返回,這次科考共歷時76天?!弊蛉?,曾俊寶講述了赴北極科考的生活。
在北極科考,最大威脅來自北極熊。北極冰站作業期間有人輪流組成“防熊隊”,負責在冰上瞭望和預警,此外在作業地點附近還有“蘋果屋”,一旦遇到北極熊可以臨時進入躲避,“防熊隊”用直升機驅趕。在科考期間,曾俊寶雖然曾三次見到北極熊,但都在船上,并沒有遇到險情。
首次獲得雪龍船完整冰下視頻資料
據悉,雪龍船所到達的最北點是位于北緯81度的冰站。
在這里,操作人員將集裝箱作為操控“北極ARV”的冰面控制間,每工作六小時更換電池,共累計航行9公里。這次作業,機器人首次獲得了雪龍船從船頭至船尾的完整冰下視頻資料。還拍攝到北極冰下的多種浮游生物。據介紹,通過水下機器人觀測,可連續測量出海冰吸收的太陽輻射能的空間變化,以此計算出太陽輻射對該緯度北極海冰融化的貢獻。另外,通過水下機器人測量得到的冰厚圖可以定量地反映出冰底的粗糙度,分析出海水對冰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