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郝曉明
工人們在小心翼翼地搬運著精密儀器,剛剛進駐的丹東中科潤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在抓緊調試設備,樓上的實驗室里,即將離任的丹東市科技局副局長林玉英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們還在熱烈地討論著……這是記者近日探訪中科院沈陽分院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時見到的一幕。
短短3年間,該中心在高端人才引進、搭建合作平臺、組織合作項目、集成攻關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中科院與丹東的合作多方面、系統化、高效率地全面開展起來。
2011年4月17日,中科院沈陽分院與丹東市政府簽訂了市院“十二五全面科技合作協議”,啟動建設“中國科學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丹東中心”(以下簡稱“丹東中心”)。雙方根據丹東市科技經濟產業發展的需求,制定出院地合作路線圖,提出要積極發揮中科院的技術優勢,解決丹東地方企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此外,中科院沈陽分院特別選派了專人常駐丹東,負責協調中科院系統與丹東社會和企業全面合作工作。林玉英是中科院沈陽分院首位被派到丹東掛職的科技專家,時任丹東市科技局副局長兼丹東中心主任。
3年來,中科院沈陽分院先后協助當地政府邀請到25位院士、11位專家加入聯誼會,幫助建立了9家院士專家工作站、55位產學研專家庫?!爸袊茖W院科技創新成果丹東洽談會”、“山東省科學院丹東科技成果發布暨科技合作洽談會”、“院士專家科技宣講團丹東行”、“遼寧院士專家丹東基地行”等17次重大科技合作活動在丹東引起強烈反響。
期間,中科院系統22個研究所的40個科技團隊、100多位專家與丹東45家企業開展合作項目62項,有力地促進了丹東企業技術和產品水平提高以及產業創新能力的建設,為丹東科技創新打開了一扇窗。
儀器儀表產業在丹東市具有長期的技術積累,基礎雄厚,產品水平較高,但因市場規模較小和宣傳不夠,沒有得到各級政府足夠的政策扶持,發展速度受限。受邀前來丹東調研考察的院士、專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向相關部門建言獻策,推薦丹東儀器儀表基地和相關企業,使重大計劃部門掌握了信息,制定出相應計劃支持指南。在院士專家的鼎力幫助下,丹東先后共有7家單位承擔了5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累計獲得國家經費支持近1.3億元。
走訪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需求;拜訪專家,為企業牽線搭橋。3年間,丹東中心主任林玉英遍訪當地企業,向企業推介中科院的科研成果,組織企業對接中科院相關單位,想辦法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瓶頸。在她的建議下,“遼寧省汽車增壓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遼寧省智能儀器儀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遼寧省藍莓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相繼成立,為當地企業“揚帆出?!碧峁┝藦姶笾?。
為構建長效創新機制,中科院沈陽分院與丹東市政府、遼寧省科技廳于2012年3月共同商定,在丹東聯合籌備建立“中國科學院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遼寧省科技廳設立專項支持資金,丹東市提供園區、場地、政策等支撐條件,中科院沈陽分院發揮組織全院科技隊伍和技術攻關優勢,三方并肩攜手,推動中科院與丹東企業聯合攻關取得的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進程,為丹東培育新興產業和孵化高新企業。丹東中心也由科技中介服務升級轉變到高新技術實體企業孵化培育基地——中科院沈陽分院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目前,“育成中心”首批4個產業化項目進展順利,二批項目陸續進駐,遼寧省科技廳首批支持經費達2300萬元。
從無到有,如今,丹東已成為遼寧省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最多的地區,迅速提升了丹東在全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