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本報訊(特派記者 崔鯨濤)北京時間1130405分(當地時間105分),在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們的睡夢中,“雪龍”船悄然進入南緯66°33′的南極圈。

  自1127日進入浮冰區以來,隨著“雪龍”船不斷向南極大陸挺進,海冰也越來越密集。船時291530分,“雪龍”船搭載的“海豚”直升機執行了本次南極考察首次飛行任務,前往船舶前行方向探察冰情。令人欣喜的是,直升機向西南方向飛行了20分鐘左右,浮冰明顯減少,清水區域的面積也越來越大。根據探察結果,船長趙炎平決定船舶向西南方向前行。大約2個小時后,“雪龍”船駛入清水區,并以接近16節的速度高速行駛。

  船時30日下午14時,“雪龍”船距離南極陸緣冰大約8海里左右,船長趙炎平通過高頻對講機與中山站站長魏福海進行了通話,中山站已經做好配合“雪龍”船卸貨的準備。隨后,考察隊臨時黨委召開中山站第一階段卸貨動員大會。本次卸貨的主要任務包括完成內陸隊后勤保障、昆侖站二期收尾工程、機器人冰上機場選址、中山站后勤保障、科考設備、工程建設等物資的卸運,重點保障內陸隊及時完成物資集結按期出發??紤]到本次南極考察物資量大、時間緊,此次卸貨預計將在10天內完成。

  考察隊臨時黨委書記、領隊袁紹宏在動員會上表示,中山站第一階段卸貨是本次南極考察隊總體任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內陸隊順利按時出發、中山站越冬隊交接和度夏工作展開的基礎性工作,更是確保大洋考察任務圓滿完成的關鍵節點。全體考察隊員要發揚“南極精神”,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圓滿地完成卸貨任務。

  此前,北京時間2812時左右,行進在普里茲灣浮冰區的“雪龍”船選擇在一處浮冰相對較少的清水區停車。大洋隊幾名考察隊員將溫鹽深儀(CTD)推至右舷舯部甲板上,吊車再將CTD緩緩放入海水中。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南大洋多學科海洋綜合考察作業正式拉開序幕。

  考察隊領隊助理、大洋隊隊長王勇介紹說,南大洋是地球上唯一由3個大洋連通形成的一個整體海區,在全球大洋環流、碳循環、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南極大陸邊緣重點海域作為海洋水產、油氣、礦產等資源最集中、潛在開發效益最大的區域,自然條件惡劣、受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最大、最直接。同時,作為南極底層水形成的主要源區,南極大陸邊緣海不僅直接影響到全球熱鹽環流,更是海洋動力過程、海洋—大氣—海冰(冰架)相互作用最為復雜的海區。

  據悉,本次南大洋科考選擇在普里茲灣及其鄰近海域開展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化學等方面的綜合觀測和采樣作業,為該研究海區進行環境氣候綜合評價及生物等資源潛力評估提供基礎資料。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