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本網訊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搭載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1125日從江蘇江陰起航,奔赴西南印度洋執行2014~2015年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5航次)第二、三航段科考任務。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理事長王飛受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委托到碼頭送行。他首先傳達了劉賜貴對大家的問候,強調各參航單位要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要求,發揚“載人深潛”精神,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努力創造新的佳績,推動我國深海探測技術發展。 

    2014~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大洋35航次)共分3個航段,今年6~8月已在西北太平洋完成了第一航段的調查任務。第二、三航段調查任務將首赴我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進行科學考察,這對“蛟龍”號是一個新的區域,也是新的挑戰。航段中將開展20個潛次調查(其中2次為機動潛次),利用下潛間隙開展20站次的CTD(溫鹽深儀)及采水、箱式、多管等作業。 

  國家深?;毓芾碇行挠嘘P負責人表示,在西南印度洋海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利用高清攝像/照相功能、機械手和配套作業工具,獲取高定位精度高空間分辨率的多金屬硫化物、熱液羽狀流體、巖石和沉積物樣品,了解典型活動和非活動熱液場硫化物分布范圍和分布規律;通過布放高溫帽硫化物生長記錄裝置,以深入研究硫化物形成演化和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熱液成礦的特殊性;通過開展生物地球化學原位培養試驗,以研究熱液生態系統建立的起點過程,從而評估西南印度洋熱液區微生物資源價值。此外,通過本次科考將改進“蛟龍”號海上取樣作業和樣品轉移作業,建立適用于“蛟龍”號的一套完整的深海生物取樣、分裝及保藏方法與流程,滿足生物基因資源工作組需求。  

  據悉,此航段將是“蛟龍”號航次史上距離最遠、航渡時間最長的一次,整個科考任務歷時4個月,預計20153月回國。(實習記者 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