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5月20日電 (記者 朱明宇)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20日舉行公眾科學日活動,首次對外展示多款智能機器人。
當日,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啟動儀式在中科院沈陽生態所舉行,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出席并致辭。主要活動有免費開放60余個實驗室、機器人展廳、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科普展廳等科普基地與場館;組織30場院士專家科普報告;青年科技專家走進中小學校園等。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沈陽生態研究所等單位在活動現場展示了科研成果和科普材料,演示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熱電材料等,解答參觀者提出的問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備受關注的機器人展區有“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龍珠”號ROV和“探索100”小型自主水下機器人、“松果”服務機器人等。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最新研發的3款機器人首次亮相,分別為地震應急搜索可變形機器人、廢墟環境自適應生命探測機器人和人機協作的智能無人機系統。
其中,科研人員現場演示的中國首款視覺手勢控制智能無人機,系統平臺將計算機視覺算法中的手勢識別和目標跟蹤,與普通攝像機結合,可根據人的意圖來完成飛行任務,實現人機協同作業。該無人機飛行高度可達50米以上,在中國首次實現了戶外強光干擾下的人機交互飛行。未來操作者僅通過短暫的手勢訓練,即可完成無人機操控,也縮短了與民眾真實生活的距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