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7月25日訊 (記者 馬文文)25日,由山東省科技廳、中科院沈陽分院共同主辦的中科院STS區域中心項目驗收會暨先進鋼鐵加工推介會在濟南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山東省與中科院啟動新合作項目575個,截至2016年底,共有736個項目正在合作,2016年實現新增銷售收入將近300億元。院地合作有力地支持了山東重點產業發展,為山東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了帶動和示范作用。
會議現場,金屬所多位專家就“高純凈稀土鋼研究進展”“超高溫耐熱鋼研發與應用”等先進鋼鐵加工技術做了推介,并與山東企業進行了現場互動。
鋼鐵產業是省優勢傳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如產品檔次低、結構不合理,經濟效益低、能耗高、減排壓力大。長期以來,中科院系統金屬所等單位面向國家能源裝備、軌道交通、船舶工程、冶金機械和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和重大裝備領域的需求,致力于大型鑄鍛件關鍵技術研發和高品質特殊鋼坯料純凈化、均質化、致密化研究,成功開發出了先進鋼鐵材料加工成套技術,可大幅度節能減排,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
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好科技創新在促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中科院沈陽分院和山東省科技廳于2014年共同組織召開了“中科院-山東省鋼鐵材料加工技術推介會”,著力推介中科院金屬所在鋼鐵材料加工技術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為科研單位和省內鋼鐵企業搭建技術交流平臺,積極促成院企開展深度技術合作。
會后,山東省科技廳又特別組織了對山東省行業、先進制造領域重點企業的調研,推動了中科院金屬所和西王集團、伊萊特、天潤曲軸、泰山鋼鐵等一批重點企業合作,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雙方還共建了“金屬所山東技術中心”。
記者了解到,在沈陽分院的組織下,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為牽頭單位,聯合院內理化所、沈陽自動化所、長春應化所等院內研究力量與西王特鋼有限公司,布局了院STS山東區域中心項目——“先進鋼鐵加工技術在山東應用推廣”。經過院地雙方各項目單位共同努力,成功解決了裝備制造業大型產品的偏析、疏松、夾雜等共性問題,系統轉化了高品質特殊鋼成套制備技術,開發了控氧純凈化等成套技術,研制了自動化全封閉氣密保護澆鋼車,建成了國內首條高端裝備用特殊鋼智能清潔制備示范線,成功實現了高品質特殊鋼的安全、穩定批量化生產,具備了年產30萬噸大型優質鋼錠和10萬噸高高品質鍛材的生產能力。
截至目前,已經開發、生產、銷售特殊鋼品種120余類,產量超過12萬噸,產值4億多元,其中H13等多個型號的高性能模具鋼、高均質軸類鋼和特厚板等諸多產品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山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本次項目驗收會和先進鋼鐵加工技術專題推介會,就是希望進一步推廣項目取得的先進、適用技術,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能耗、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推動山東省乃至全國先進鋼鐵及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