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3個研究所年科研收入均超過10個億,穩定性肥料在全國占比超過85%,骨骼替代新材料投入生產,“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創下多項新紀錄……

  昨日,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沈陽院副院長姬蘭柱稱,過去的2017年,遼寧科學技術轉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我省科研機構在為企業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日前,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批并將落戶渾南。姬蘭柱建議在此基礎上建設遼寧科技創業示范區,把分散的有特殊優勢的研究院、實驗室等包裝到一起,以此吸引科學技術人才,爭取大的科學工程,發揮科技與科研人才能力和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助力。

  姬蘭柱介紹,過去幾年,我省科研機構在新材料、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機器人、生態建設的技術輸出方面獲得了非常高的轉化率。新型肥料——穩定性肥料在全國的占有率超過85%,并且已經建立產業技術聯盟。上周,由國家標準委、發改委批準,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主導制作的穩定性肥料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項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穩定性肥料標準的空白。此外,我省的新材料、特別是金屬材料科技轉化率也很高,骨骼替代材料已投入生產,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干泵在全國的占有率第一。在國防、國民經濟建設中,金屬研究所、航空航天、自動化研究所做了相當大的貢獻。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完全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下滑翔機“海翼”號,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實驗地域都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姬蘭柱稱,對于建設“遼寧科技創業示范區”,他們做了大量調研,“‘科創中心’要有智能制造、機器人,有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要把分散的有特殊優勢的技術和科研機構、實驗室包裝到一起。通過‘科創中心’爭取大的科學工程,吸引科學人才來遼發揮自身的能力和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助力?!?/p>

  “我們搞科研的還有一個目標和方向,就是技術要有用,企業要用,政府感興趣,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能體現技術的價值,體現科學家本人的價值?!奔m柱稱,在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我省出臺了相關政策,建議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政策落實,用項目吸引人才,用政策留住人才,通過這些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帶動遼寧經濟的發展。

  聊沈客戶端編輯 金飛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