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201879日,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從青島母港出發,赴西太平洋熱液、冷泉海區執行中科院先導科技專項“西太平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海上調查任務。 

  和以往一樣,本航次的“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船上依舊有多位九三學社社員的身影,其中,孫其軍擔任科考船的“最高長官”——船長,還有多位社員在本航次擔任多個重要崗位。 

  這并非偶然現象,作為中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從最早期的設計起,就有大量九三學社社員參加。而實際上,“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船的運行管理單位中科院海洋所正是九三學社青島市地方組織的發源地,把畢生精力全部獻給海洋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原所長、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原主委劉瑞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國海洋科學的發祥地,九三學社青島市地方組織的發源地,科學務實的基因在這里交匯,嚴謹頑強的作風在這里激蕩,幾代九三學社海洋研究者的夢想在這里傳承,共同為中國的海洋強國夢而努力。 

全程見證“科學”號誕生 

  中國曾因缺少專為深海設計的科考船而“望洋興嘆”,擁有先進的科考船是幾代海洋科考工作者的夢想。在這種背景下,被稱為中國劃時代海洋綜合考察船的“長子”的“科學”號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 

  “科學”號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法人單位以“專業運行、開放共享”的管理模式運行。 

  “建成后的‘科學號’是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在技術和建造方面整合了當前海洋科學考察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集成,可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移動實驗室’?!本湃龑W社青島市委副主委、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閻軍表示。  

  九三學社社員全程見證了“科學”號的誕生?!啊茖W’號從建設之初就有九三學社社員的身影,船舶運行管理中心由時任九三學社中科院海洋所基層委主委閻軍研究員擔任主任,隋以勇擔任總工藝師、并被任命為‘科學’號首任船長,幾名九三社員同為監造組骨干技術人員,我做為系統專家參加了“科學”號地質調查設備選型、海試、驗收、系統集成,連超當時在船上實驗室工作?!本湃龑W社中科院海洋所委員會副主委、中科院海洋所正高級工程師欒振東表示。 

  “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船于201448日起航,代表著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正式投入運行。 

全力支撐海洋科考 

  在“科學”號正式運行后,每年執行多個科考航次,積累起了西太平洋地區豐富的海洋資料。在每個航次任務中,九三學社社員都承擔重要任務。其中,“科學”號先后經歷了四任船長,分別是隋以勇、孫其軍、陳修峰、劉合義,他們無一例外的全是九三學社社員。 

(左起:社員張健副研究員,社員連超高級工程師,社海洋所副主委欒振東教授級高工,社員劉合義船長,社員王昊副研究員) 

  2017年,在科學號圓滿完成的中國科學院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戰略先導專項“2017瓊東南-南海冷泉航次科考任務中,首席科學家欒振東、考察船船長劉合義、技術裝備總負責人連超、微生物學科方向負責人張健、深海生物學科負責人王昊5位九三學社社員在這次綜合考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導和參與了一系列突破性科技成果:在南海冷泉回收了在水下工作超過一年的深海著陸器,國內首次獲得水下長時間觀測的影像及近海底理化參數資料;利用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遠程纜控機器人對冷泉原位理化參數進行了精準測量,并獲得大量深海極端環境生物樣品;利用深海近海底地球物理探測及三維激光影像系統對冷泉區域進行精細探測,并發現了全新的天然氣水合物噴口及裸露的可燃冰;利用中科院海洋所自主研發的探索3500”深??梢暬煽爻练e物取樣系統獲取了最長16.01米的沉積物柱,樹立了國內深海沉積物取樣的新標桿。 

  “海洋科考船一直是海洋科學研究工作中的利器,每個海洋強國都在發展和擴充自己的海洋科考船隊。作為國家重大科技設施的‘科學’號的每個航次中,都有九三學社社員的身影,并且承擔重要的角色,我們為此而感到驕傲?!遍愜姳硎?。 

全情投入海洋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合組織青島國際峰會之后在青島視察時表示:“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我們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定要抓好?!?/span> 

  九三學社社員不僅見證了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的誕生,更是秉承著“愛國、民主、科學”的精神,用自己的執著與信念、智慧與才學為海洋強國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閻軍、隋以勇、欒振東等參加的“‘科學’號深遠海綜合探測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特等獎。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的最高科學技術獎項。該項目深海近海底地形探測分辨率達到國際領先的厘米級,奠定了我國在深海大洋研究的國際地位。實現了深海探測“下得去,看得清,采得上,測得準,功能全,用得起”的目標,顯著提高了我國深遠海探測與研究能力。英國Nature雜志兩次跟蹤報道:中國已經完全具備開展深海研究的能力;中國的深海大洋研究是600年前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人的又一個創舉。 

  憑借在“科學號進行的海洋工程基礎研究領域的深度探索,中科院海洋所近年來由九三學社社員擔任主力和牽頭人的專利有三四十項、發表文章有100多篇,成為我國海洋科考領域的重要成果。 

  心系海洋強國夢想不僅凝聚在他們對科研事業的鉆研中,更體現在他們對國家海洋戰略的思考中。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成員的天職,近年來,在九三學社青島市委的指導下,九三學社中科院海洋所委員會在大科學裝置建設、海洋工程事故風險處置等方面提出了不少高質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多項被采用并且付諸實施。 

全心深耕海洋科普 

  海洋科考的基礎在于科考船,海洋教育的基礎在于海洋科普。作為奮斗在海洋強國戰略時代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深知海洋科普的意義。 

  九三學社社員閻軍、欒振東、陳長安、連超等人利用57萬余張實測照片和海底地形地貌等資料,于2017年制作完成了我國首套海底實景VR展示科研系統。這套VR系統除了為科學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海底場景,有助于科學家在這一區域反復研究,并且能為將來這一區域的科考設計提供重要資料參考,提高調查精度和科考效率,還用于科普體驗,激發中小學生對海洋科學的探索興趣和未知欲望,特別對生活在遠離大海地區的學生來說,意義更是深遠。 

(小學生在體驗VR 

  利用九三學社青島市委的社會服務平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委員會的海洋專家們,于2017519日第一次將“深海虛擬現實VR體驗”帶進萊西市實驗小學,這所位于青島最北端、遠離大海的學校,開展科普活動,受到孩子們的熱捧。當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委員會決定,幫扶萊西市實驗小學建立海洋特色學校。時隔不到一年,201842日,“同心九三科普行”暨萊西市實驗小學海洋科普基地授牌儀式在學校舉行,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落成。社員們將一套虛擬現實技術設備捐獻給學校,同時還捐建了一座海洋生物標本館,內有海洋生物標本40余個品種。 

  “我們要發揮海洋領域的優勢,為青島海洋名城建設獻智出力,而海洋科普是其中最基礎的工作。這次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落成,是科普工作的階段性成果?!遍愜姳硎?,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的海洋科普工作要深耕細作,久久為功。 

  近年來,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充分發揮海洋科技人才集中的優勢,緊緊圍繞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進一步挖掘和整合各類資源,擴大調研參與面,積極動員社內外力量,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各渠道和平臺積極建言獻策。今年,特別是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著重落實“領導機制、調研機制和激勵機制”等參政議政工作機制,探索“專項聯合”和“班子成員帶隊”調研模式,就大科學裝置建設、海洋名城建設、海洋產業轉型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和座談會,已立項并開展調研海洋類課題就有10余項。同時依托九三學社青島市委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幫扶建設的海洋特色學校、支教幫扶學校等平臺,走進中小學,面對面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知識,傳播科學理念。 

  “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注重發揮社內專家的特長與奉獻社會的意愿,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民生問題,深入調研,打造精品,力求為中共黨委政府提供切實管用的意見建議。同時不忘關注民生,打造‘同心九三行’社會服務品牌,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本湃龑W社青島市委駐會副主委于鵬表示。 

  11個專委會為主力軍,以21個基層組織和1541名社員為后盾,九三學社青島市委精心設計品牌,積極搭建平臺,建立長效機制,追求工作實效,為山東、青島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貢獻青島九三人的力量。 

    

  (作者:侯艷華,門國鋒)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