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新華網沈陽1月12日電(記者王瑩)20多年前,這里面臨“生態安全危機”和“資源經濟危困”的“兩?!本置?,莽莽林海在近半個世紀的大規模采伐下已經無林可采;現在,這里郁郁蔥蔥,葉繁林茂,一派欣欣向榮的林區景象。

  為保護東北山區3000萬公頃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同時突破林區經濟發展瓶頸,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科學家從2004年起開始科研攻關,面對“保護恢復森林的同時,解決林農生計”的巨大挑戰,提出“育林富農并行”的發展思路,用16年的科研攻關發現了提高森林恢復速度和質量的新途徑?!皷|北東部山區森林保育與林下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項目近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當時森林經長期高強度人為干擾,資源銳減。社會普遍缺乏對森林退化與恢復機制的認知,缺乏森林結構精準調控的方法,缺乏提升森林質量功能的保育技術和林農脫貧的長效解決方案?!?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員團隊剛接手這一科研課題時,面臨的問題紛繁復雜。

  退化的森林若要依靠自然恢復需要經歷漫長的演化周期。為促進森林功能和資源加快恢復,科研團隊首先建立了精準調控森林的“林窗”和凋落物的森林更新技術體系,為森林保育提供了結構調控基準參數和技術。

  在提升森林質量和功能保育技術方面,科研團隊研發了冠下更新紅松透光分層疏透度調控技術模式,提高紅松存活率20%,實現冠下更新并推廣12 萬公頃;研發針葉人工林誘導形成針闊混交林技術模式,混交林形成12年后提高水源涵養量1.5倍,推廣18萬公頃。

  科技工作者心系林農,針對林農脫貧問題,研發并推廣了林下參、山野菜、林蛙三個致富項目。近三年,項目累計發展林下參5千公頃、山野菜1.8萬公頃和林蛙養殖2.7萬公頃,幫扶5.1萬名林農脫貧。

  朱教君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入研究森林保護、恢復技術,同時,在森林康養功能、綠色旅游功能、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加強研究,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貢獻科技力量。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