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岳雨)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沈陽市共有14個項目獲獎,其中有在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主持項目8個,包括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專用項目獎2項。
東北大學共有6項成果獲獎,包括3項主持項目、2個參與項目和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取得了建校以來的歷史性突破。其中,以東北大學為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單位牽頭完成的項目“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東北大學為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單位牽頭完成的項目“生產全流程多目標動態優化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理論及應用”獲得最能體現原始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東北大學為第一單位完成的項目“貧雜鐵礦石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集成與工業示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項目“東北東部山區森林保育與林下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在森林培育理論上具有明顯的創新性,相關技術先后在東北林區推廣應用,使5.1萬余名林農脫貧。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主持項目“電制熱儲熱提升電網消納風電能力的關鍵技術與規?;瘧谩鲍@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重大戰略,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容量達3.2百萬千瓦時固態電制熱儲熱裝置。
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新型飼用氨基酸與豬低蛋白飼料創制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是我國動物營養技術領域歷史上首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9年,沈陽市在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主持項目數量創近10年新高,主持項目占遼寧省獲獎總數的61.5%;獲得專用項目獎2項,時隔8年后在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再次獲得該類獎項;首次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獎勵給東北大學特聘教授弗蘭克·勒羅伊·路易斯在國際科技合作中作出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