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遼寧(丹東)藍莓等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丹東正式成立。沈陽分院組織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沈陽應用生態所、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單位積極參與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與聯盟內高校、科研機構聯合支持丹東藍莓等小漿果產業快速發展。
丹東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小漿果的生長和發育,為小漿果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先天條件。作為新興小漿果的代表,藍莓在丹東市發展迅猛,栽培面積超過1萬畝,占全國栽培面積的20%,是丹東市特色農業的重要名片;草莓栽培歷史悠久,生產面積全國最大,栽培技術、加工水平處國內領先水平;樹莓、短梗五加、五味子、軟棗獼猴桃、醋栗等小漿果也得到長足發展。小漿果產業成為丹東市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企業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農產品深加工已被丹東市委、市政府列入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四大重點產業。
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依托,建立公共創新平臺,加強人員、信息交流,突破小漿果產業栽培、加工等環節關鍵技術,推動小漿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是產業技術聯盟的主要工作目標。聯盟各成員單位將通力合作,加強人員交流與信息溝通,共同破解小漿果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逐步把丹東打造成我國小漿果產業重要的創新基地,打造成國內知名的小漿果生產、加工、銷售集散地。
組建遼寧(丹東)藍莓等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現創新資源、生產要素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必將進一步推進小漿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