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遼寧省科技廳組織下,中科院沈陽分院、金屬研究所、沈陽自動化所等單位院士、專家團隊赴鞍鋼集團公司開展定向科技成果發布和專題對接。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金屬所副所長譚若兵、沈陽自動化所副所長史澤林等14位沈陽分院系統院士、專家參加了對接活動。遼寧省科技廳廳長于言良、鞍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唐復平與來自鞍鋼集團公司、鞍山鋼鐵公司、鞍鋼礦業公司、鞍鋼信息產業公司、鞍鋼工程發展公司、鞍鋼未來鋼鐵研究院等單位44位骨干參會。會議由鞍山市副市長劉賢榮主持。
會上,金屬所李殿中研究員就“金屬構筑成形技術”、“稀土鋼技術”、“軸承鋼技術”、“耐熱鋼技術”進行了項目定向發布;沈陽自動化所尚志軍副研究員就“基于LIBS技術的液態金屬成分在線分析技術”、“WIA技術在鋼鐵企業設備狀態監測中的應用”、“大型空分裝置先進過程控制系統” 進行了項目定向發布。鞍鋼集團參會人員與專家進行了現場交流。
唐復平代表鞍鋼集團對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中科院各研究所和遼寧省、鞍山市對鞍鋼集團科技創新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國有企業必須培育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培育核心競爭力,關鍵靠科技創新。企業掌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產業可以變成朝陽產業,老樹可以發新枝。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成果,就是企業需要掌握的一流技術之母,成果轉化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頭,是讓傳統產業變成朝陽產業、老樹發新枝葉的活水。鞍鋼集團愿意作為中科院成果轉化的基地和平臺,并將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條件,真誠希望通過與中科院各所的項目合作,為振興鞍鋼、振興鞍山、振興遼寧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2017年3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對遼寧工作提出了“三個推進”指示要求。在國企改革方面,總書記指出要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核心競爭力,爭當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軍。
鞍鋼集團公司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近年來受鋼鐵行業大環境影響,行業競爭的加劇,急需產品升級換代、淘汰落后產能。
此次活動,是沈陽分院與遼寧省科技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推進”、“四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科技服務國有國企改革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實踐。此次活動以鞍鋼為切入點,拉開了中科院與遼寧國有企業新一輪產學研深度對接的序幕,一定會為促進遼寧國有企業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發展,支撐和引領遼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