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在北京組織專家對由金屬所承擔的“十五”基金重大項目“材料自然環境腐蝕規律與行為預測研究”進行了結題驗收。
驗收會由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車成衛研究員主持。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歐陽世翕教授擔任專家組組長,北京科技大學王光雍教授任副組長?;鹞こ膛c材料科學部黎明副主任、計劃局王岐東、金屬所楊銳副所長、項目負責人柯偉院士、二級課題負責人、部分科研人員及金屬所科技處相關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
會上,項目負責人柯偉院士和6位二級課題負責人詳細匯報了項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的工作總結報告,審閱了驗收資料,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本項目全面完成了計劃任務書所提出的研究內容和目標,在西部地區材料自然環境腐蝕數據的積累、自然環境腐蝕問題的微觀機理研究、自然環境腐蝕行為預測模型、高分子材料自然老化機理研究、金屬材料自然環境腐蝕的原位電化學監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同意通過驗收。項目綜合評價為特優。
1986年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持續將“材料自然環境腐蝕數據積累及規律研究”列為“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重大項目,先后在師昌緒、候祥麟、曹楚南和柯偉各位院士的主持下不斷向深入發展。項目積累的材料環境腐蝕數據和取得的部分技術與研究成果已應用于核電、航空、冶金、信息和油氣儲運等行業領域,并為后續的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鑒于材料自然環境腐蝕問題的重要性和長期性以及本項目良好的研究基礎和取得的顯著成果,專家組還建議面向國家重大工程需求進一步深入開展材料的自然環境腐蝕研究,加強材料自然環境腐蝕宏觀規律與微觀機制相結合的研究。
本項目的成果為我國重大基礎工程建設的防腐蝕設計、選材提供了科學依據。(金屬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