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保證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體觀測浮標系統穩定在位運行,獲取準確的實時觀測數據,項目組對五套浮標系統成功進行了首次全面維護。同時,對垂直剖面立體觀測研究浮標系統所搭載的水質傳感器的觀測數據進行數據采集和對布放于北黃海(獐子島)西南海域的ADCP組合潛標進行了數據采集與日常維護。
浮標系統首次全面維護工作主要包括:依次對5套浮標系統進行系統檢查、浮標主體生物附著物清理、安全報警傳感器檢修以及相關觀測設備的更換與維護等。
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觀測浮標系統布放位置位于黃海冷水團躍層區,水動力環境較為復雜,而且位于我國北黃海重要經濟類漁業捕撈區和貝類生產養殖區,浮標體在該海域運行一段時間后,浮標體入水面附著了大量的生物體,這些生物體密密麻麻的附著在浮標體和水下傳感器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下傳感器正常的數據采集。在維護過程中,項目組使用獐子島漁業集團“遼長漁科研19號”調查船,采取登標維護、派潛水員潛水維護和將浮標體吊到船甲板維護等多種形式,重點進行了浮標體和水下傳感器生物附著物清理、部分浮標系統安全報警傳感器檢修與維護,有效的保證了浮標系統所搭載的水下傳感器觀測數據的穩定以及系統運行的安全。
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觀測浮標系統中最具特色的是2m垂直剖面立體觀測研究浮標系統,這套浮標系統配置了從水面下2米到水深50米水底的全剖面自容式測量傳感器,每2米一層,每一層根據需要配置了溫鹽、溫深或濁度葉綠素等傳感器,并在底部布放了溫鹽、溫深和濁度葉綠素傳感器組合潛標系統。在此次全面維護過程中,項目組對2m垂直剖面立體觀測研究浮標系統進行了第二次所搭載的自容式傳感器觀測數據采集、電池更換和維護等工作,項目組結合首次系統維護的經驗,嚴格按照系統維護程序,從回收垂直鏈(包塑鋼纜)、拆卸自容式傳感器、觀測數據采集、電池更換到傳感器系統重新設置,以及傳感器固定、檢查,每道程序都有條不紊、緊張有序的進行,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海況發生變化,船舶搖擺度增大,但是,項目組技術人員都堅持著、認真仔細的完成著自己的工作任務,保證了此次2m垂直剖面立體觀測浮標系統數據采集和維護工作的順利完成。至此,2m垂直剖面立體觀測浮標系統已獲取近100天的垂直剖面觀測數據,經科研人員初步分析,觀測數據質量良好,這將為系統研究該海域的剖面水質狀況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持。
在浮標系統維護過程中,項目組對布放于北黃海(獐子島)西南海域的ADCP組合潛標系統進行了觀測數據采集和系統日常維護,該組合潛標系統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數據采集和維護,目前,該套組合潛標系統已連續獲得了600余天的觀測數據。這些數據的獲取,對深入研究該海域物理海洋變化將起到關鍵作用。
項目組通過這次浮標系統全面維護工作,基本了解了浮標系統在位運行規律,對浮標系統維護周期有了初步掌握,這為浮標系統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體觀測浮標系統自2009年5月28日成功布放以來,已經安全在位連續運行近四個月,陸基數據接收系統準確接收到浮標系統搭載的氣象、水文和水質等傳感器所發送的實時觀測數據。近四個月來,浮標系統運行基本穩定。
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體觀測系統主要包括:1套3m綜合觀測研究浮標、1套2m垂直剖面立體觀測研究浮標、3套2m常規觀測研究浮標系統和3套潛標(2套ADCP組合潛標、1套水質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