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火山噴發后森林景觀恢復的速度和軌跡主要取決于種源和種子傳播。因而未受火山影響的鄰近森林的基帶種源和在火山干擾區域內幸存下來的殘遺種在森林景觀的恢復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的研究主要關注于基帶種源對森林恢復的影響,然而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意識到殘遺種在森林景觀恢復中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但很少有研究去量化它的影響。 

  長白山在公元946年發生過一次毀滅性的火山噴發,幾乎燒毀了周圍50千米范圍內的所有植被。經過多年的森林演替,目前在北坡已經形成了溫帶森林典型的垂直植被帶,為量化種源對該區域火山噴發后森林景觀恢復影響的重要性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臺。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景觀過程組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吳苗苗通過利用時空明晰的森林景觀模型LANDIS PRO重建長白山火山噴發后的歷史森林景觀,并且設計因子分析實驗來量化基帶種源和殘遺種的重要性。結果表明,在森林恢復的早期,殘留種對森林景觀恢復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其重要性隨著森林恢復而逐漸增加。此外,殘遺種在森林恢復后期主導晚期演替樹種的恢復,進而影響樹種組成,加快森林的演替。 

  以上研究成果以“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remnant seed sources on post-volcanic-eruption forest recovery through historic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from 1710 to 2010”為題發表在Landscape Ecology雜志上。景觀過程組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吳苗苗為文章第一作者,副研究員梁宇為通訊作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

1. 殘遺種和基帶種源分別對基面積、樹木密度和林分年齡恢復的相對重要性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