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真菌廣泛分布于各種生態系統中,在地球養分循環、多樣性維持、森林更新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真菌與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形成了復雜的協同進化關系。真菌物種極為豐富,據估計地球上真菌物種在150萬到600萬種,而目前已描述物種僅有12萬種,其比例遠低于已發現的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比例。因此,對真菌物種的發現和描述,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其分子系統演化(真菌生命樹)是目前真菌學研究的熱點領域。
  我所生物多樣性組袁海生團隊牽頭,與全球十余個國家真菌學者共同發表了真菌分類和系統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論文采用形態、顯微與分子系統學相結合的方法,共發表了110個真菌新分類單元,分屬于真菌界3個門(接合菌門、子囊菌門、擔子菌門)的40個科,包括5個新屬(Amyloceraceomyces,Catenuliconidia,Hansenopezia,Ionopezia,Magnopulchromyces)、92個新種、8個新組合種,以及5個新記錄種等。新種中包括了從2015年起發現于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46個絨毛菌屬(Tomentella)真菌新物種,是我國首次對該外生菌根真菌類群較系統全面的分類和系統學研究,對正確理解該類群真菌物種多樣性和快速適應性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菌根生態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研究成果以“Fungal diversity notes 1277–1386: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fungal taxa”為題,于2020年10月31日在Fungal Diversity(IF =15.386)上在線發表(https://doi.org/10.1007/s13225-020-00461-7)。生物多樣性組袁海生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北京林業大學戴玉成教授和泰國皇太后大學(Mae Fah Luang University)Kevin D. Hyde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770028、31970017、31470148)和中國科學院戰略生物資源服務網絡計劃經典分類青年人才項目(ZSBR-015)等項目的共同資助。
  論文鏈接
  
  
  圖. 基于ITS序列構建的Tomentella屬分子系統發育樹(Bootstrap support values for ML ≥ 50% and Bayesian posterior probabilities ≥ 0.95 are given near nodes respectively)
  
  圖. Tomentella pallidomarginata (IFP 019315, holotype)子實體和擔孢子掃描電鏡照片
  
  
  
  圖. Tomentella pallidomarginata (IFP 019315, holotype)顯微結構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