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5月27日,海洋所王雷研究團隊主持承擔的國家十三五“藍色糧倉”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基于物聯網與大數據的池塘養殖智能化投喂與自動化管控技術”、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專項課題“海水陸基精準養殖系統與環境智能調控技術”、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項目“黃河三角洲地區對蝦工廠化智慧生態養殖模式構建”,在山東省東營市進行現場驗收。

  該成果針對目前我國水產養殖行業技術裝備落后、自動化和智能化管控水平低、養殖勞動強度大以及精準程度低等痛點,以實現養殖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精準化”為目標,兼顧先進性、實用性、經濟性和穩定性,通過與青島幫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產學研緊密協作,自主研發了多臺(套)新型智能化裝備,包括:高分辨率水下攝像機,圖像分辨率達到1920*1080,濁度20NTU的水下視距達到1.5m,獲得了渾濁水池塘中對蝦外形和內臟的清晰圖像;4G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可對溫度、溶氧、pH、ORP等重要參數24小時實時監測,尤其是設備具有自清洗、自校準功能,解決了水中長期使用的穩定性問題;4G物聯網智能漁機控制器,可以對不同功率的各類養殖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定時啟停和智能防護等;太陽能4G無線視頻監控儀,利用太陽能作為能源,使用4G通訊網絡,以及高分辨率攝像和高度防水等技術,解決了無電、無網線情況下的全面視頻監控需求,尤其適合于環渤海的大面積池塘養殖。上述裝備的開發和應用,初步實現了養殖環境、養殖動物、養殖管理的智能感知與設備智能控制等。

 

  同時,項目還開發了1套智能化數字化養殖管控平臺,在中控室及后臺可實時獲得水上/水下視頻、水質參數、養殖日志和管理數據等各類信息,通過獨有的大數據分析模型為養殖企業提供智能化管控指導,實現了操作指導、設備控制、風險預警等多項功能。課題還獲得了多項授權專利和登記軟件著作權等。 

  上述成果已在山東黃河三角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12000㎡的對蝦工廠化養殖和育苗車間以及300畝對蝦生態養殖池塘中示范應用,通過專家現場勘察及觀看設備與平臺運行情況,一致認為達到了項目預期效果。 

  智能化裝備與智慧管控平臺的實用性強、成本適中,可大面積應用于養殖生產,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智能化管理對策、設備精準控制以及風險預警和信息全面追溯等,從而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預期可降低管理成本30%以上,養殖企業新增經濟效益15%以上。同時,可有效提升智能化養殖水平,減少環境污染和藥品投放量,保障水產品安全,增強產業競爭力,引領傳統水產養殖向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水產養殖方式轉型升級。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