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鈀催化的酮與萜醇氧化還原發散偶聯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通過改變溶劑和添加劑調控Pd催化中心的氧化還原能力,實現偶聯產物不同氧化還原態調控的新策略。該策略與酮的Tsuji-Trost烯丙基化在產物選擇性上實現互補。

通過改變溶劑和添加劑調控Pd催化中心的氧化還原能力實現偶聯產物不同氧化還原態調控的新策略

  借助各種氧化還原酶,生物體可以產生一系列不同氧化還原狀態的重要代謝物用于生命活動。例如在視覺產生過程中,視紫紅質吸光后分解成視黃醛和視蛋白。視黃醛可以在維生素A酶的作用下還原成維生素A,也可以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被進一步氧化為視黃酸。在仿生研究中,還原氫化和氧化脫氫是改變化合物氧化還原態的兩種重要方法。但是,這兩種途徑主要提供單一氧化還原態的產物,難以發散性得到一類化合物的多種氧化還原態,以快速提升產物的多樣性。因此,發展一種氧化還原發散偶聯的調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陳慶安團隊一直致力于發展不同催化體系,以實現烯醇,炔烴和烯烴的資源化利用。在前期相關研究(Angew. Chem. Int. Ed.,2019;Chem. Sci.,2019;Chem. Sci.,2019;Angew. Chem. Int. Ed., 2020;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2020;Angew. Chem. Int. Ed.,2021)的基礎上,該團隊最近發展了鈀催化的氧化還原發散偶聯策略,實現了酮與萜醇不同氧化還原態發散偶聯;通過選擇不同的溶劑和添加劑調控Pd催化中心的氧化還原能力,選擇性得到不同的氧化還原態產物。此外,該團隊還進行了詳細的機理實驗研究,解釋反應中氧化還原態選擇性調控的影響因素。該工作中的氧化還原發散偶聯調控策略在快速實現化合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相關研究于近日以題為“Pd-Catalyzed Redox Divergent Coupling of Ketones with Terpenols”發表在ACS Catalysis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連化物所博士研究生趙朝陽。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1c01488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