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研究組賈凡副研究員與中國海洋大學、澳大利亞、美國相關學者合作,在海洋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Enhanced North Pacific impact on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溫室氣體增暖背景下北太平洋對ENSO的影響加強》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 

  北太平洋經向模態(NPMM)是東北太平洋海-氣耦合的主模態,也是連接中高緯大氣變率與熱帶海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其峰值出現在北半球春季。NPMM可通過風-蒸發-SST(WES)反饋、夏季深對流響應和信風充放電等過程對當年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的發生、發展和多樣性等產生影響,是ENSO的有效預測因子,也可部分解釋ENSO在2000年前后的特征變化。1950年以來超過50%的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都伴隨有當年春季的正(負)NPMM事件,其中包括了三次極端厄爾尼諾事件(1982-1983、1997-1998、2015-2016厄爾尼諾)和一次極端拉尼娜事件(1998-1999拉尼娜)(圖a-d)。隨著全球變暖,NPMM對ENSO的影響如何變化尚不清楚。 

  賈凡等利用CMIP5+CMIP6多模式數據及海氣耦合模式實驗,首次發現全球變暖將導致NPMM對ENSO,尤其是極端ENSO的影響增強(圖e)。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溫異常疊加在更高的背景海溫上會觸發更強的大氣響應(如蒸發、對流等),進而WES反饋和夏季深對流響應過程可以更加有效地在赤道中、西太平洋誘導出更強的風場異常,有利于接下來ENSO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根據該研究結果,北太平洋大氣和海洋的變率不僅對未來極端ENSO事件的增加有所貢獻,也成為ENSO更加有效的預測因子,為提高未來ENSO的預測提供了重要依據。 

a. 1982、19972015年集合平均的正NPMM事件;b. 1975、1998、1999年集合平均的負NPMM事件;c. 1982-83、1997-98、2015-16年集合平均的厄爾尼諾事件;d. 1975-76、1998-99、1999-2000年集合平均的拉尼娜事件;e. 20世紀(1900-1999)模擬試驗的結果相比,90%CMIP模式呈現出NPMMENSO的影響在全球變暖試驗場景(2000-2099)下顯著增強

  論文引用:F. Jia, W. Cai*, B. Gan, L. Wu* & E. Di Lorenzo. Enhanced North Pacific impact on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 Nat. Clim. Chang.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1-01139-x. 

  全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1-01139-x.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