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海洋環境中生物污損問題越來越嚴重。近幾年來,以半導體為基礎的新型綠色光催化防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段繼周課題組張杰研究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構建了一種新穎的P摻雜MoS2/g-C3N4層狀結構復合材料的方法,顯著提高了殺菌率,研究成果近日在線刊發于中科院一區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273)。
內電場的形成在促進光生載流子分離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有效方法。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新穎的P摻雜MoS2/g-C3N4層狀結構復合材料,它可以暴露更多的活性位點,并通過形成Mo-N鍵產生強相互作用用于光催化殺菌。通過實驗和理論證實,P摻雜的MoS2/g-C3N4異質結構不僅產生雙層內建電場來驅動電荷的轉移,還有利于分離氧化還原位點進一步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優化后的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照射下對大腸桿菌表現出很高的光催化殺菌效率(99.99%),比P摻雜g-C3N4 (44.73%)和P摻雜MoS2 (61.69%)的殺菌率顯著提高。該研究將為設計和合成具有雙層內建電場效應的層狀復合光催化殺菌材料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不同配比材料的透射電鏡和元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