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隆重舉行了建所60周年慶典大會。上午8:30分,慶典大會在雄壯的國歌和激昂的《化物所所歌》聲中正式開幕。
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大連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萬才,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田樹軍,大連市政府副市長曲曉飛,大連市政協副主席董長海,大連市政協副主席張榮杰、王藝波,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楊柏齡,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麥村,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等領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彭少逸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張存浩院士、吉林大學徐如人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南京大學陳懿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校長歐進萍院士、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等嘉賓出席了會議。兄弟研究所的所領導、兄弟院校的校領導、合作企業的領導、大連各委辦局和各區的領導、海外友人、曾在所內工作過的老同志、以及關心大連化物所發展的各界人士等200多位海內外嘉賓出席大會。大連化物所全體職工,研究生以及離退休職工代表9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回顧大連化物所走過的輝煌六十年,廣大科技人員不斷拼搏,求索創新,逐步把大連化物所建設成為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綜合性研究所。自1998年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以來。大連化物所不斷凝練科技目標,確立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優化和生物技術創新協調發展,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戰略目標,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發展的新舉措,使大連化物所進入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
大連化物所在發展征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等先后來所視察,極大地推動了大連化物所的建設和發展。大連化物所的發展還得到了中科院、國家相關部委、省市領導、兄弟單位、學術界知名人士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60年滄桑歲月凝聚了“銳意進取、協力攻堅、嚴謹治學、追求一流”的“化物所精神”,并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種精神指引著化物所人奮勇向前,也將繼續激勵著化物人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再創新的業績!
為了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化物所精神,激勵廣大職工和研究生繼續團結一心、勵精圖治、頑強拼搏,加速推進創新和諧的世界一流研究所建設,大連化物所以建所60周年為契機,將2009年定為所慶年,全年開展以學術活動為主的建所60周年系列慶?;顒?。從“所慶日升國旗儀式”、“清明節瞻仰張大煜先生塑像儀式”、“英雄航天員聶海勝、景海鵬做客文化講壇”,到9個月里舉辦的40余場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化物所學子們在所慶年里既獲得了精神洗禮,又飽嘗了科學盛宴。
大連化物所建所60周年的所慶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重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特寄來親筆題詞表示祝賀。路院長的題詞是:賀大連化物所建所六十周年:引領催化前沿,創新綠色能源。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寄來題詞,徐院長的題詞是:六十年專心催化,一甲子創新為國。
遼寧省委書記張文岳也發來賀信表示祝賀。他在賀信中說:“大連化物所是一所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綜合研究所。建所六十年來,大連化物所緊密結合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廣泛開展了大量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創性成果,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改革開放以來,大連化物所堅持把自身發展和服務遼寧相結合,突出特色,開拓進取,為促進遼寧科學發展,加快實現全面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大連化物所以科技強國為己任,在能源研究、資源環境優化利用、生物技術以及國防技術創新等領域再攀高峰,為加快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高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做出更大貢獻?!?/span>
發來題詞、賀信和賀電的領導和專家還有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遼寧省委副書記張成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陳宜瑜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趙忠賢院士,北京市原政協主席白介夫先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原主任張存浩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院士,國家基金委原副主任朱道本院士,總裝后勤部原部長王建業少將,以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他們是:彭少逸院士、閔恩澤院士、徐如人院士、陳洪淵院士、陳懿院士、萬惠霖院士、鄭蘭蓀院士、袁渭康院士、林國強院士、陳俊武院士、郭慕孫院士、游效曾院士、蔡啟瑞院士、柴之芳院士、田昭武院士、張禮和院士、江元生院士、孫家鐘院士、徐光憲院士、支志明院士等。
中共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在慶典大會上致辭,他講到:“大連化物所60周年不僅是化物所的節日,也是大連市的一大盛事。大連化物所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60年來,化物所秉承“銳意進取、協力攻堅、嚴謹治學、追求一流”的精神,在科學的征程上勇于探索,奮力攀登,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锼盒氰?、英才輩出,一批批學貫中西、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成為科技戰線的領軍人才;一批批品學兼優,志存高遠的有志學者成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中流砥柱。衷心希望大連化物所繼續瞄準科學前沿,進一步發揮科研和人才優勢;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為大連更好的融入綠色科技,創新的世界和經濟發展潮流,實現科技發展匯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大連的未來一定會因大連化物所的貢獻而更加精彩,化物所的明天也一定會因大連的騰飛而更加璀璨!”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麥村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大連化物所是中科院最優秀的研究所之一。在六十年的風雨歷程中,大連化物所始終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堅定的走自主創新道路,不斷拼搏,創新求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學科領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經過多年積累,大連化物所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等方面得到了科技界的高度評價。衷心希望大連化物所以60周年所慶為契機,始終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瞄準世界科學前沿,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努力建設成世界一流的科學研究基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貢獻更大力量。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歐進萍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所長萬立駿、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秀章、國際分子篩學會主席Francois Fajula教授以及優秀校友、北京大學吳凱教授,離退休職工代表、原副所長陳慶道,科研人員代表申文杰研究員,研究生代表范峰滔同學先后致辭,向大連化物所60華誕表示祝賀。
曾在化物所工作過的老同志和海內外校友,以及正在外場工作的科研人員對大連化物所所慶60年也非常惦記,以各種形式表達了對化物所60華誕的的祝福、祝賀和祝愿。會上還播放了他們表達心聲的視頻錄像,傳遞了他們距離和時間都無法阻隔的化物所情結。
慶典大會上還舉行了隆重的“大連化物所知識創新10年十大科技成果”頒獎典禮。為了總結實施知識創新工程10年來的成果,迎接大連化物所60華誕,作為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首批試點單位之一的大連化物所,對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十年中,取得的一大批優秀科研成果進行了推選。全所職工和研究生對推選出的57項成果進行了廣泛評選,在此基礎上,最后由所學術委員會投票遴選出十大重要科技成果。它們分別是:紫外拉曼光譜儀研制及其在催化研究中的應用;干氣制乙苯氣相烷基化與液相烷基轉移組合(第三代)成套技術;H70燃料分解催化劑;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氧碘化學激光系統(研發與技術集成);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研究;千瓦級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甲烷直接活化制甲醇和芳烴;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幾個前沿問題的研究:理論與實驗;微流控芯片系統。夏德仁書記、盧佩章院士,李萬才代市長、張存浩院士,楊柏齡研究員、袁權院士,鄧麥村副秘書長、何國鐘院士,林勵吾院士、彭少逸院士,徐如人院士、沙國河院士,陳洪淵院士、楊勝利院士,陳懿院士、張玉奎院士,歐進萍院士、衣寶廉院士,趙東元院士、桑鳳亭院士作為頒獎嘉賓,為獲獎團隊代表頒發了獎狀和獎杯。
整個頒獎典禮莊嚴而富有節奏,像首宏大的交響,撼人心靈。盡管每個成果的頒獎詞只有聊聊數語,卻引發學子的共鳴,盡管每個成果的介紹只有一分半鐘,但那富有沖擊力的音畫視頻卻像海浪一樣激蕩著化物所人的心田。
最后,全體人員高唱《歌唱祖國》,用歌聲祝愿大連化物所為祖國貢獻更大力量,祝愿中國科學院再創輝煌,祝愿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