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應金屬所邀請,2016年度李薰講座獎獲得者、印度科學理工學院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于5月25日至27日訪問金屬所。

  來訪期間,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為金屬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目為“Fracture in amorphous alloys”的李薰獎報告,對非晶合金的延性斷裂、脆性斷裂機理及其斷裂判據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報告前,張健副所長代表金屬所為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頒發了李薰講座獎獎牌。頒獎儀式和報告會由盧磊研究員主持。報告得到了金屬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熱烈歡迎。

  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2010年當選為印度國家工程院、印度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印度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2011年獲得印度最高科學獎。

  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的主要學術成果包括:在非晶合金領域,創新性利用粘接界面實驗研究剪切帶塑性,證實塑性流動的軟化效應及壓力敏感性,發現退火引起韌脆轉變并澄清其機制,揭示韌性及脆性斷裂機理并明確斷裂的特征尺度,建立自由體積與韌性的一一對應關系,揭示枝晶增韌非晶合金復合材料的第二相的最佳體積分數與尺度;在高溫形狀記憶合金領域,首次提出建立recovery-temperature-composition三維圖,用于快速發現具有高溫形狀記憶效應的合金成分;在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領域,首次發現不同尺度納米粒子的同步添加對力學性能具有的非凡協同作用;在多孔材料領域,建立力學性能分散性與結構可變性之間聯系,發現獨特的應變速率敏感性與能量吸收特性,揭示限制變形誘發應變硬化機理;在藥物材料領域,利用納米壓痕技術,開拓了基于材料工程和化學的交叉學科的全新研究領域。

  迄今為止,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共發表SCI論文205篇,其中36篇論文發表在Acta Materialia上,H因子35,總引用約6000次,單篇論文他引最高達1100余次。他在國際會議被邀請作大會報告5次,邀請報告60余次。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于2014年開始在材料科學重要期刊Acta Materialia和Scripta Materialia擔任編輯,并在Intermetallics、Mater. Sci. Eng. A等多個期刊擔任編委。

張健副所長為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頒發李薰講座獎獎牌

Upadrasta Ramamurty教授作報告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