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6日,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青島市科學技術局支持,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綠碳科學大會”在青島舉辦。
本次大會以“創新綠色低碳科技,賦能碳達峰碳中和”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22個國家綠色低碳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綠色生物制造、綠色能源化工、太陽能光電轉化與利用、先進生命周期評價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入研討,共同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科學路徑。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王寶立,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民,研究所所長、山東能源研究院院長呂雪峰出席開幕式及大會相關活動,大會由副所長江河清主持。
杜民代表市科技局發表致辭中指出,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戰略部署,認真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勇當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強龍頭”。在制度創新上加強保障,推出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政策清單,先后獲批全國首個“綠色城市”試點和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在科技創新上加強支撐,強化環保領域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造了全國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設備,合成生物、鈣鈦礦電池、固態電池等領域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產業創新上加強引領,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環保產業企業數量居全省前列,節能環保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獲評全國優秀等級。他表示,誠摯邀請各位積極推動更多先進技術、科技成果、優質項目落地青島,青島將著力搭平臺、給政策、優服務,共同推動綠碳科學發展。
呂雪峰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他表示,青島能源所和山東能源研究院聚焦搶占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制高點,始終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合、創新驅動與需求牽引融合、人才引育與成果產出融合、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融合,著力推進太陽能光電轉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快推動合成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制造、固態電源系統、特種功能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顛覆性橡塑材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重大成果落地轉化,構建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網絡,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供給。他提出,研究所愿與各位同仁繼續加強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實現綠色、低碳、和諧、永續發展的科學路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科技力量!
開幕式期間,大會與《綠碳(英文)》(Green Carbon)期刊共同發起的首屆“綠碳杰出成就獎”舉行了頒獎儀式。期刊主編呂雪峰研究員和Valentin Valtchev教授分別為奠定和推動綠色化學、綠色生物制造、綠色能源材料等相關領域發展的領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何鳴元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邁克爾·格雷策爾(Michael Gr?tzel)教授頒發獲獎證書。
9月14日上午,首先由何鳴元、譚天偉、邁克爾·格雷策爾(Michael Gr?tzel)分別帶來三場主旨報告,該環節由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Zaworotko教授主持。大會同步設立“綠色生物制造”“綠色能源化工”“太陽能光電轉化與利用”“先進生命周期評價”四個平行分會場,分別進行122場口頭報告。
9月1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拉馬克瑞斯納·西拉姆(Seeram Ramakrishna)教授,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郝曉靜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研究員將帶來三場主旨報告,由法國國家科研中心Valentin Valtchev教授主持。
來自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等主管部門,國內外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30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