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本報記者 郝曉明

科技追夢人

4月22日,蘆山震后的第二天,在災區龍門鄉上空,一個不足3米大的無人小飛機在盤旋著,它時而在低空掠過,時而在危房前逡巡。

是航模還是偵察機?小小的飛機吸引著眾人駐足觀看。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旋翼飛行機器人首次與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聯手開展救援。

在蘆山救援現場,這支小型的“先遣隊”大大提高了國家救援隊的工作效率,被譽為無名的“救災英雄”,而指揮它們的是“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救災救援危險作業機器人技術”項目組。

也許人們會意外,這樣一個國家重大課題的項目組負責人竟然是個“80后”——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最年輕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齊俊桐。

因為夢想,與無人機“結緣”

出生在天津,畢業于天津大學,2009年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因工作突出被提前留在所里工作,從事機器人與自主控制方面的研究。

沒有精彩紛呈的故事,也不存在跌宕起伏的傳奇,齊俊桐走過了一條“80后”的尋常之路,不同的是,這條路上充盈著激情,滿載著夢想。

在蘆山救災現場,齊俊桐和他的伙伴們在地面控制站的電腦上畫出預定的飛行區域,設定所需執行的任務后,按下確定鍵,停在地上的小飛機穩穩起飛、加速,抵達預設區域后開始執行任務。飛行過程中,幾個大男孩在電腦上“監控”著它的一舉一動,國家救援隊的指揮員則可以實時看到它獲取的各種搜索排查的影像及數據。兩個小時后,小飛機完成了預定的任務,穩穩地降落在地面控制站。而在以往,這種排查工作最短也需要4個小時。

“大學時期對機器人技術就很感興趣,考入研究所后,導師韓建達研究員問我是否愿意把以后的研究方向確定為飛行機器人,當時特別高興地答應了?!敝v起最初的選擇,齊俊桐難掩興奮,微笑著說,“與飛機做伴是每個男孩子的夢想,身邊的同學聽說我有這樣一個樂趣與學術相伴的研究方向時,都特別羨慕。而我也從來沒有后悔過?!?/P>

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從事著自己鐘情的研究,夢想的力量鼓舞著他不斷前行。

2007年,飛行機器人研發項目進入到平臺期,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課題組開始有人選擇離開,而這個80后的年輕人卻堅持留了下來?!翱梢哉f是夢想支撐著我一路走來。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夢想,實現夢想不僅需要你的付出,還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力?!饼R俊桐說。

2008年,他開始負責團隊研發工作,成為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最年輕的項目負責人。

因為執著,研發路上不畏難

2005年參與研發,2007年承擔國家863計劃,2008年開始帶領研究團隊,2009年參與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短短幾年,齊俊桐與他的“80后”團隊研制的旋翼飛行機器人,實現了在高度復雜的空中飛行系統中低空飛行、隨車機動、隨時釋放、定點懸停,并可對定點區域進行持續觀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實,早在蘆山地震前,無人飛行機器人就已被派上了大用場。

在長江、淮河不斷航的情況下,“小飛機”橫跨南北兩岸“穿針引線”,圓滿完成輸電線路導引繩架設工程;在南海海域科學考察中,被命名為“南海號”的飛行機器人成功開展了一系列船面起降及海上飛行試驗;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小飛機在農作物頂端1米左右的超低空處進行超低微量農藥噴灑作業,為農民增產增收“保駕護航”。

讓人激動的科研成果的背后,是這些“80后”科研人員的默默堅守和付出。

寒來暑往,看似輕松的研究,實則艱苦漫長。初期的研發經費需要自籌,沒有可借鑒的技術資料;飛機的維修、裝配等繁重而簡單的工作需要親自動手,小伙子們又做研究又當工人……

為了讓小飛機擺脫人的遙控而苦苦攻關的那段日子,至今讓他印象深刻。

“每一次方法研究和代碼改進都需要讓飛機飛起來測試,風險不言而喻?!倍潭虄蓚€月,飛機摔下來幾十次,每次摔機都讓他們心疼不已——擔心增加科研經費,擔心技術方向不對……加班加點修理飛機,工作到后半夜是經常事,為了保證技術的嚴謹性,他們還得專找惡劣的天氣和險要的地貌環境進行測試,幾個月下來,小伙子們累得又黑又瘦。

“咱那螺絲擰得比工人還專業?!毖约爱敵醯目嗯c累,齊俊桐卻如此輕描淡寫。

正是憑著這股子執著,當時還是學生的他們掌握了這項發達國家長期制約我國的關鍵技術,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這類“80后”系統技術的發展。

因為年輕,自斂光芒為兄弟

諸多榮譽在身,被視為年輕有為、事業有成的齊俊桐卻謙虛地表示,成績來自團隊、導師和研究所領導給予的信任和支持。拋卻耀眼的光環,生活中真實的他又會是什么樣子?

齊俊桐帶領的是一個30多人的“80后”團隊,在他眼中,經過多年的并肩戰斗,每個人都是他的兄弟、親人。這些年輕人為了科研工作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沒時間裝修房子結婚?!白鳛榇蟾?,我得為兄弟們的終身大事著想,安排時間讓他們早點成家,但他們不聽我的,照樣在單位加班加點地忙?!饼R俊桐笑著說,然后又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談及專業之外的話題,我們看到了一個開朗健談、身上帶有著“80后”的明顯印記的他:喜歡結交朋友,會看些暢銷書,有時間會與妻子到電影院看看新片;私下里愿意拉上他的兄弟們一起聊聊天,伴著烤串喝上幾瓶啤酒;有時也會上網淘寶購物,論壇里也會發發帖子說說話。盡管科研活動繁忙,齊俊桐還常帶著他的小飛機走到中學校園做科普宣傳,幽默風趣的講解常常令他被學生團團包圍。

如果沒有接觸,你不會把他和從事尖端技術的研發者聯系在一起?!懊抗タ艘粋€難題,我的‘兄弟連’就會把酒言歡,小慶一番,當然,這也是我們放松的一個很好方式?!饼R俊桐說。

夢想、執著、責任、感恩,這是齊俊桐身上的印記,也是許多像他一樣的科研人員為我們詮釋的新時代“80后”科研追夢者的印記。

對于蘆山地震救援中的出色表現,齊俊桐講得并不多,款款而談的是他的團隊建設、他的小飛機產業化。如今,他的團隊里有了“90后”的身影,這是一群更年輕的追夢人,伴隨著這些新鮮的血液,齊俊桐和他的年輕團隊的夢想會飛的更高。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